第437章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牧神记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第一序列星空古路姬紫月最是光阴留不住

    当然,大队社员们,也不能坑。
    都是穷苦人家,坑这样的人,丧良心。
    要坑,就去坑投机倒把的文物贩子,民间考古专家。
    杨光树点燃一支烟,随意的坐在坎子上:
    “叔不骗你们,不是五分钱一斤。”
    杨光树伸出两根指头。
    一群孩子傻眼了:
    “啊?
    才两分钱啊!”
    我去,你们看着也不傻啊!
    这什么理解能力?
    都是一群憨包,杨光树不敢再打哑谜:
    “两毛钱一斤,两分钱能干啥?
    买糖吃?”
    一群小孩子,彻底被震惊到:
    “叔叔,你没说胡话,
    说的是两毛钱?”
    “叔叔有必要骗你们吗?
    怎么,你们嫌钱多?”
    杨光树又皮了一下,也不怕再次被扔鹅卵石砸。
    “怎么会呢!”
    得到确认,一群孩子,着急忙慌的装鱼。
    生怕杨光树逃跑似的。
    等把鱼装好,见杨光树两手空空,有些犯难:
    “叔叔,你有秤?”
    杨光树回答得很光棍:“没有。”
    又不是下队收购东西,带那玩意儿干啥!
    长记性了,下次空间放两把秤。
    一群小孩子,大小瞪小眼:
    “那咋办?
    没秤怎么称?
    叔叔,要不你跟着我们回小山大队好不好?
    我们大队有秤。”
    杨光树懒得跑来跑去:“要不随便估个数?”
    杨光树试探着商量。
    一群小孩子,大字不认几个,不知道咋估:
    “叔,我们不会呀!”
    两毛钱一斤嘞,少个一斤,就是一斤大米。
    一斤大米,煮稀饭,一家人够吃一天。
    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女孩哀求道:
    “叔叔,你就跟着我们一起回小山大队好不好?
    喽,就在前面,也不远。”
    小女孩指着一个住户稀疏的村庄说道。
    瞅着这个小女孩,也才六七岁,与大妹年纪相仿。
    再看看她,衣服裤子补丁叠补丁就不说,还单薄。
    心一软,就答应下来:
    “行,就去你们大队吧!
    有大人在家的吧?
    我可不想白跑一趟。”
    “有有有,就在下游修河堤,我去叫人。”
    几个小男孩,说完,撒腿就跑,害怕杨光树拒绝一样。
    第一次为家里赚钱,都很兴奋。
    一个个孩子,都洋溢着笑容。
    当然,拎鱼的大孩子除外。
    本来木桶就重,一个个的憋的满脸通红。
    显然,很重。
    杨光树也没帮忙,推着单车呢!
    没空。
    再说,自己也怕累。
    好多小孩子都围在杨光树身边:
    “叔叔,你是大平公社的,还是县城的?”
    “我就不能是大队的吗?”
    杨光树有些好笑,孩子们也会以貌取人。
    估计是看自己推着单车,又花钱买鱼,才有此猜测。
    果不其然,孩子给出了答案:
    “叔叔,我爹,我大伯都没你干净不说。
    他们也没新衣服,单车。”
    说到衣服,他自卑的低着头,手掌按在裤子上,不敢移开。
    因为那里有个破洞。
    几个小孩,跑到正在上工的爹娘面前:
    “爹,爹!
    有人买鱼,你快点跟我回去称秤。”
    一群人,趁机偷懒。
    一个个的伸长着脖子,瞅着不远处的杨光树。
    此人,很是陌生。
    下队买鱼,胆子不小。
    大白天的,这么嚣张吗?
    难道,这天,变了?
    以前有人下队收坛坛罐罐,碗盘,现在又收鱼。
    这些人,越来越胆大,不怕死。
    一个大人随意的问着自己孩子:
    “你们抓了多少鱼了?”
    孩子小,对重量没概念:
    “好多好多,应该有两三斤。”
    要不是离得远,他老子真想给儿子来个脑瓜崩。
    你大爷的,两三斤还称个屁啊!
    随便给你们个一毛两毛就打发了嘛,还用得着叫我去称秤?
    不知道我在上工?
    旁边一个大孩子接话:
    “叔,不止两三斤。
    估计有个三四十斤左右。”
    一帮大人,很是震惊:
    “你说多少?
    三十四斤?”
    “对,三四十斤,要不是着急回来,肯定还会更多。”
    这个还真不是吹牛。
    一帮孩子,也是有规划的。
    水浅鱼多,就使劲抓。
    水深,没事。
    等第二天带盆来,把你水舀干。
    大人们一开始,被重量震惊到,随即,又恢复正常。
    一大群孩子,一个能分一毛钱吗?
    不过,一毛钱也不少,买盐吃,一家人一顿吃不完。
    一群大人商量:“谁回去帮孩子们卖鱼?”
    顿时,有几个瞅着就很精明的社员,争抢着回去:
    “我去吧,刚好上个茅房。”
    “我也去,蚊子再小也是肉,不能让孩子们被骗。”
    在这里磨洋工也难受,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回去偷懒。
    你瞅瞅大队长,不知道死哪里去了!
    肯定也是在磨洋工。
    几人丢下工具,朝着杨光树走去:
    “你好同志!
    我们几个负责帮你称秤。
    你叫我老金就行。”
    杨光树还是很有礼貌,没托大:
    “金大哥你好。
    几位大哥,来抽烟。”
    几人赶忙双手在衣服上来回擦手,才双手接过香烟:
    “哎呦,大前门啊!
    兄弟大气,给我们这么好的烟抽。”
    听到有好烟,正在挖泥沙的一群老爷们有些后悔。
    早知道,我去就好了!
    杨光树知道,出门在外,财不露白:
    “这不是出门嘛,买包大前门装装门面。”
    几人不疑有他,相信了杨光树的鬼话。
    三毛五一包,不是一般人能抽得起。
    自己一天的工分,也才够买一包大前门。
    这人,难道是工人?
    或者干部?
    有心小心翼翼的询问:
    “兄弟,冒昧的问一句,你是纺织厂的工人吗?
    还是……”
    “不好意思各位大哥,刚才忘了自我介绍。
    我是小平大队的社员,叫杨光树。”
    本来,只想做一锤子买卖。
    估计以后,也没啥交集。
    也没必要走到哪,都介绍一遍。
    有时候,不透露姓名,能减少不少麻烦。
    但现在,别人询问。
    瞅着几人刚才手擦衣服的动作,人,就算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几人有些吃惊,这人是小平大队的?
    怎么如此陌生。
    看穿着打扮,不像啊!
    一般,附近几个大队,大家不说彼此熟悉。
    但最少也听说过,见过此人。
    难道此人是用假名?
    有可能。
    出门在外,身上又带着钱买东西,肯定要防着人。
    这个,能理解。
    大家,不再追问,怕杨光树尴尬。
    几个大人帮忙提着水桶:
    “还以为孩子骗人,这四十斤没有,三十斤是少不了。
    有出息,抓了这么多鱼。”
    得到大人的夸赞,一群孩子,都昂首挺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