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球熵定律

推荐阅读: 牧神记仙骨风流无限复原:开局修复仙骨神髓我与她合租的日子仙骨九世天雷淬仙骨全民大学霸暗月纪元李毅黄小蓉星际种田:指挥官的黑化美人不好哄

    小诚顿时爆发出了激动的欢呼声:“耶!我学会啦!我终于学会啦!”
    但马上,他才想到严帆也在场,所以很快将欢呼声收起,一脸紧张地看着大师兄,生怕遭到大师兄的责备。
    而严帆显然没有在意小诚的欢呼,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凌志:“所以,这就是炸清打法的训练方式?”
    凌志笑着摇了摇头:“严师兄误会了,我并没有考虑过将炸清打法纳入到训练流程,更何况,它究竟有没有训练方式都还尚未可知。”
    “我只是今天有点灵感,让小诚帮我做个实验而已。”
    严帆深深地看了凌志一眼,转过头,盯着球台上的散乱局面,沉默不语。
    尽管在一上午的练习过程当中,凌志让小诚随便打,并没有设置太多规则,但严帆还是能敏锐地察觉到一些东西。
    比如,小诚知道凌志会在红球或白球入袋以后,在下一次尝试中往台面上多加一颗红球。
    所以小诚也会在尝试的过程中格外留意台面上所有球的行进线路,他不会真的随便打,而是会在每一阶段的几次尝试中下意识调整白球击打红球的薄厚度,以追求红球入袋的线路。
    “所以呢?通过这个实验,你有发现什么吗?”
    严帆顺着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凌志抱起双臂,五官皱成一团,显得有些为难。
    “如果不方便说,就算了。”
    “不,没什么不方便说的,我只是在想,究竟该怎么表达。”
    思忖片刻后,凌志索性放弃了直接说明,转而看向了那个充满着希冀眼神的小小身影:
    “小诚,刚刚在练习的时候,我让你记住白球和红球的行进线路,感觉怎么样?记得住么?”
    听到这个问题,小诚的眼神猛然一滞,随后尴尬地挠了挠头:
    “那个,凌志哥哥,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挺好记的,后面球越来越多,我就把这茬儿给忘了。”
    凌志简单点了点头,并没有责怪小诚的意思:
    “果然,跟我想的差不多。不过我猜,即便你不忘,在台面上的球超过5个的时候,想要记住所有球的线路,恐怕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一旦球多了,线路就变得不确定。”
    凌志再次看向了严帆:“不确定的原因,当然在于球与球之间会发生碰撞,这一点,严兄是否认可我说的?”
    见严帆点头同意,凌志继续道:“在物理学里,有一个定律叫熵增定律,大致意思是,随着空间中的分子数量不断增多,就会越来越倾向于无序状态。”
    “类比到台球上,可以理解为,当桌面上球比较少的时候,我们能把握住每一颗球的行进路线。”
    “但如果球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每一颗球的状态就不太好把握了,这或许就是台球桌上的球熵定律!”
    严帆皱了皱眉:“你说的我都懂,但这有什么用?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没错,正因为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一直以来才会被我给忽略掉。”
    凌志接道,
    “严兄想想,假如台面上的红球是散乱状态,那1颗红球的运动,不足以招致所有红球跟着动。这样一来,台面上引起的变化就很有限。”
    “但如果一开始,就像我让小诚刚刚做的练习那样,所有的红球都聚在一起,那么只要有一颗红球动,其他红球都会被跟着带动!”
    “过去我建立的模型,想将开球后每一颗红球的状态都刻画准确,现在想想,这样有些不太现实。”
    “当台面上球比较多的时候,我不需要再去追求线路的确定性,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增大不确定性才对!”
    “只有球堆越散,红球碰库的次数才会增多,那么开球进球的概率才会增大!”
    凌志说完了,房间里充斥着一种难言的寂静,小诚在低头玩弄着手指,消化着刚刚凌志所说的一切。
    严帆则与凌志对视着,谁都没有再开口说话。
    就在这时,张思俊和云枫推开隔间门,走了进来。
    “凌志,原来你在这儿啊,一上午不见你人,我还以为你没来呢......额,你们怎么了?”
    张思俊有点奇怪,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几分钟前,凌志在这个房间内又提出了一种足以掀翻整个斯诺克界的理论!
    这种理论并不新鲜,因为在中式台球的开球过程中,就是将不确定性拉到最大,才有机会实现进球,进而实现炸清。
    现在凌志只不过是原封不动地将这种理论搬到了斯诺克届而已。
    可是,斯诺克台坛承平已久,几乎所有选手都会在赛场上选择N字开球法,就是不想将局面打乱,想让局面维持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状态。
    通过追求极致的确定性,从而可以将局面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而如果将不确定性理论延用到斯诺克领域,所带来的冲击,不亚于一场赛事革命!
    “你刚刚所说的这些,跟你公众号上写的内容,可是背道而驰的啊。”
    严帆看都没看房间里新的来人,对着凌志出声道。
    凌志微微一笑:“其实并不矛盾。只是公众号上的打法,所需要的环境太过于苛刻。”
    “首先需要环境湿度不能太高,其次库边弹性要维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再者要求15颗红球紧紧贴在一起,然后找准打点,才有机会复刻我在魔都大师赛上的开球球型。”
    “但是球熵定律可以应付任意球型,无需考虑太多环境因素,球堆摆得不紧也没关系。仔细想想,这样才算是最适合大众化普及的打法。”
    “可是这样不就等于是开球碰运气了么?如果给对手漏机会了该怎么办?”
    严帆针锋相对。
    “并不完全是碰运气,还是要观察一下红球堆的球型,找到最适合的打点,务求让球堆更散才行。”
    “至于给对手留机会,留机会就留机会了,这盘给对手,下一盘我开球进球,那就是我的机会!”
    “只要我能将开球进球的成功率维持在50%以上,那这场比赛我将会立于不败之地!”
    凌志也不甘示弱,但严帆还是摇了摇头:
    “我明白你的意思,也知道,如果掌握了开球进球的诀窍,在赛场上的优势将会是难以想象的。但......”
    “这种打法,还是太过于超前了!与其专注于此,还不如把准度和走位练好,这才是一名球员的立身之本!”
    张思俊总算看出来一点端倪,他走上前劝道:“你们俩别吵了,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对......”
    这时,凌志抬起一只手,打断了张思俊的劝导:
    “没错,严师兄说得对。今天我只是拜托了小诚帮我做了一个测试而已,并没有想着将这种理论马上付诸实践。”
    “今后,还得拜托严师兄多多费心,帮孩子们打好基本功,这才是我们学院应该专注去做的事情。”
    听到凌志这么说,严帆垂了垂眼眸,脸色略有缓和:“你明白就好。”
    说完,他径直走出了玻璃房间。
    凌志也松了口气,转过身,笑着望向了那个正站在台边不知所措的孩子:
    “抱歉啊,小诚,本来说好了要教你炸清打法,结果要你练了一上午没用的东西。”
    小诚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凌志哥哥,才不是没用的东西呢!”
    “我觉得今天真的收获超多!而且隐隐掌握了一些击球的感觉。虽然我不懂熵增是什么,但是......但是我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
    凌志扑哧一笑:“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论,既然觉得有收获,那就记住今天打球的感觉。”
    “在以后的练习当中,学习别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形成自己的打法,明白了吗?”
    “嗯!”
    小诚重重地点了点头,
    “那哥哥,我先走啦!家里就要开饭了。”
    “嗯,去吧。”
    目送小诚离开后,张思俊赶忙上前:“你这家伙,几天不见,又研究出新打法了?”
    凌志苦笑一声:“哪有那么多新打法?只是在胡思乱想而已。走走走,吃饭吃饭,咱们边吃边聊。”
    ......
    “原来如此,所以熵增打法才是斯诺克炸清的标准答案?”
    饭桌上,张思俊和云枫听完了凌志的描述后,久久不能恢复平静。
    确实,这套理论并不新鲜,但从来没有人敢往这个方向去想过,这不禁让二人感慨,凌志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是不是标准答案,还有待验证,但我有预感,未来斯诺克想要突破打法瓶颈,大概率要往这个方向去发展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现阶段,就连我自己,都还在维持着确定性打法,没有胆量做出改变。”
    “魔都大师赛半决赛上,我正是因为确定吕锐老师摆球十分严谨,所以才冒险用新打法尝试了一次。如果换做其他场合,其他比赛,我万万不敢这么玩儿。”
    “我尚且如此,胆子比我更大的人想必也不会太多。所以想要在赛场上看到炸清打法,恐怕还需要大家花费漫长的时间去探索。”
    “但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突破口,不是吗?”
    云枫神采奕奕,他对这套理论非常感兴趣,而且因为他跟张思俊接触新打法比较早,所以不会有太多排斥感。
    “话说回来,球熵定律是你早就有的想法吧?你为什么不发在公众号上?”
    凌志摇了摇头:“这个确实不是我早就有的想法,顶多有一个大致的方向,只是今天遇到小诚,我才算是把这些想法碎片整理成了理论。”
    “至于发到公众号上,还是缓缓吧。这套理论实在是太惊世骇俗,现在发出去,估计会打乱很多人的节奏。”
    “除非以后能在赛场上得到验证,那时候再发出来,才会更有说服力。”
    张思俊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然后猛地一下反应过来:“唉不是,为啥小诚跟你在一块儿就能玩儿得这么开心,跟我就一副仇人见面儿的样子呢?”
    凌志叹了口气,装作痛心疾首的样子,嘴角憋着笑,拍了拍老张的肩膀:“为啥?那你可得好好反思一下了啊,老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