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李家台子容不下内奸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牧神记最是光阴留不住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大楚最强姑爷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

    众人一拥而上,那人明显被吓傻了,居然都忘了逃,只呆愣愣地站在原地,被冲在最前面的天洪一个大别子给扔在了地上,紧跟着又是一脚。
    “行了,先别打!”
    李学庆到了跟前,一把将还在拳打脚踢的天洪给拽到了一边。
    将那人翻过来,大月亮地里,用不着手电筒,众人也看清了那人的模样。
    马兴!
    正是和孙良元同一批来李家台子的知青。
    “娘的,白眼狼!”
    李学庆扬起手就要给马兴一巴掌,但胳膊抡起来,最终还是放下了。
    李天明看着马兴,尽管来村里已经好几年了,但李天明对他的印象并不是很深。
    只记得这个马兴平时干活很卖力气,无论是在厂里,还是农忙的时候。
    “我家泔水桶里的虾壳是你给孙良元的?”
    马兴耷拉着脑袋,神情紧张,面对李天明的质问,并没有选择狡辩。
    “哥,和他废什么话,先打一顿关起来。”
    天洪气愤不已,前些日子孙良元带着人来村里,要抄李天明的家,要不是李天明拿出了伟大领袖的手书,还指不定怎么样呢。
    说着就要动手,却被李天明给拦下了。
    “马兴,村里待你们这些知青不薄吧?”
    别的知青下乡插队,过的是什么日子?
    看看周围几个村子就知道了。
    还有后来永河县来的知青,一个个的都得在地里拼命赚口粮。
    而他们这些外乡人却能进厂里上班,每个月赚的工资,甚至比他们父母在城里拿的都多。
    “我更没有对不起你的地方吧?”
    听到这些话,马兴更觉得无地自容。
    “问你话呢,哑巴啦?”
    李学庆也被气得够呛,就像李天明说的,村里对待他们这些外地来的知青,已经够意思了,还想咋的?
    那个孙良元也就罢了,可马兴到底是因为啥啊?
    “我……我……”
    马兴张口结舌地“我”了半晌,突然哭了出来。
    “我对不起你们!”
    对不起?
    仨字就想让这件事过去?
    想啥呢?
    “你现在要是不说,可就没机会了。”
    李天明的语气渐冷,马兴如果真是个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李家台子肯定是不能容他了,就算是人继续待在李家台子,往后他也别想有好日子过。
    这么些年,即便是在时代洪流闹得最凶的那几年,李家台子依旧能风平浪静的,全都靠村里人心齐。
    无论是李天明,还是李学庆,亦或者其他乡亲,都不会允许有不稳定因素留在村里。
    “我说,我说!”
    马兴连忙止住了哭声。
    “是……是孙良元,他……看了我的档案。”
    档案?
    李天明皱眉:“你有把柄被他给抓住了?”
    马兴的头低得更深了。
    过了好一会儿才艰难地开了口。
    “他说我的档案里……不是红的!”
    啥意思?
    李天明怔愣了片刻,这才反应过来马兴说的“不是红的”,是什么意思。
    既然不是红的,那就意味着有黑历史的存在。
    或者是马兴自身,或者是他的家庭。
    “他要挟我,如果我不按他说的做,就……就把这件事宣扬出去,我……我害怕!”
    档案是一片红色,那就是响应伟大领袖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识青年,如果有黑历史的存在,哪怕是因为家人,也只能作为可以被教育好的子女存在。
    这个孙良元,还真他妈够缺德的。
    “叔!你……”
    每一批分过来的知青,虽然档案都被统一放在县知青办,可是作为接收方,李学庆也有机会接触这些知青的档案,方便掌握每一名知青的情况。
    “瞎扯呢,真要是有问题的,我能让他分到李家台子!”
    马兴闻言猛地抬头,眼神希冀的看向李学庆。
    “李主任,我……我的当然没问题!”
    “档案没问题,可你他妈的人品有问题!”
    因为别人诈唬两句,就做出这种叛徒行径,不是人品有问题,还能是啥?
    “天明,你说咋整?”
    如何处置,李学庆想了想,还是交给了李天明。
    “等厂里复工以后,换个人替他!”
    虽然马兴说出了缘由,可事情毕竟做下了。
    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没啥情面可讲。
    至于其他的……
    李家台子又不是真的土匪窝,难道还能私设公堂,滥用私刑,那不是将把柄送到人家手里了嘛。
    对马兴做出开除处理,已经是很严厉的惩罚了。
    “滚回去老实待着。”
    马兴本想求饶,可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根本没办法得到原谅,只能垂头丧气地跑了。
    “哥,就这么放了他?”
    天洪还是不解气。
    “不然呢?再打他一顿,然后他去镇上,县里告一状。”
    如今的永河县可不是李学国当家了,白江涛正费尽心思地想办法要整治李家台子呢。
    “都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知道了是谁出卖自己,李天明也知道该防着谁了。
    这样……
    就行了!
    转天一大早,雷打不动的革命歌曲奏响。
    全村人吃过早饭,纷纷出门前往村东头坡地的果木园集合。
    之前因为工厂被查封,村里的农副产品找不到销路,还忧心忡忡的村民们,如今脸上总算是有了笑模样。
    “人都到齐了吗?”
    各队的队长查点人数。
    “李学成家没人来!”
    “杜立德两口子,还有杜鹃没来!”
    杜巧和袁新刚站在人群中,听到生产队长的话,立刻低下了头。
    “不管了,爱来不来,不来的没工分。”
    李学庆也知道是咋回事,面子上的那点儿事呗。
    当初选择退股的一共有十三家,现在除了李学成和杜立德两家,剩下的也都来了。
    那些退股的昨天听到广播以后就后悔了。
    有的人抽自己的大嘴巴,有的两口子互相埋怨,可事已至此,如今也只能图个好表现。
    “和大家伙说个事,咱们村养殖场、果木园、蔬菜大棚的产出,天明已经给解决了。”
    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昨天广播里只说了要摘果子,现在人们才知道,连养殖场和蔬菜大棚的产出,都有了销路。
    这下那些选择退股的人,更是后悔得恨不能当场自戕。
    “人家买主说了,就三天,三天后人家派车过来拉货,活是挺多,可谁也不能装熊,都得卖力气,全村男女老少有一个算一个,能动弹的都别落下了,话就这么多,开干!”
    已经不是第一次采摘了,过去的两年,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农忙开始前,都要先过这一关。
    本来李学庆还想让村里的小学校放三天假,让学生们也帮着干,却被李天明给阻止了。
    如果历史还按照原来的轨迹发展的话,很快知识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他们这些大人累点儿没啥,可不能耽误了孩子们上学。
    因为这个,小五昨天还老大不高兴呢。
    本以为能轻松三天,结果……
    “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果木园这边忙得热火朝天,位于村南头的学校里正传出朗朗读书声。
    “学庆!”
    李学庆正忙着摘果子,听到有人叫他,回头就见何老四、牛金水几人到了。
    “咋?来帮忙的?”
    刚说完,李学庆就笑了。
    这时候李天明走了过来。
    “何主任,昨天回来得太晚,没来得及通知你们,赶紧回去组织人手,把大棚的菜收了,三天后,买主过来拉货!”
    何老四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李天明和李学庆都心知肚明。
    大鱼淀等几个村子虽然没有果木园,可这两年也都学着李家台子办起了养殖场和蔬菜大棚,当初扣大棚的时候,还是郄国良带着天林去给他们做的技术指导。
    此前白江涛来李家台子碰了壁,然后又去了大鱼淀、小鱼淀那几个村子。
    何老四等人这次还是坚定地和李家台子站在了一边,严词拒绝了白江涛。
    昨天李学庆都已经和李天明说过了。
    人家讲义气,他们自然不能落了架,徐泽天也说过了,东西越多越好,再加上大鱼淀等五个村子的农副产品,部队应该也能吃得下。
    听到李天明这么说,何老四等人悬着的心也瞬间落了地。
    李家台子这边刚干起来,消息就传到了他们那边,过来正是想要问问,他们村里的产出该咋办。
    “天明,啥也不说了,我们几个村的乡亲承你的情!”
    说完,何老四便带着人走了。
    没一会儿,又有一帮壮劳力赶了过来。
    既然李家台子够意思,他们哪能平白受了好处不回报,来的这些人都是帮着摘果子的。
    看到这一幕,李天明也是倍感欣慰,这些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白江涛,还有他背后的楚明玉想要看李家台子的笑话,做他们的春秋大梦吧!
    “乡亲们,加把劲儿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