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美丽的传说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无上丹尊东晋北府一丘八三寸人间神族下凡快穿:女配又跪了暗月纪元

    第二天,更是一场噩梦的延续。天空中只飞来了三艘飞艇,却如同来自地狱的使者,将目标瞄准了一个刚刚集合起来的羌族混编部落。
    这些人皆是昨天轰炸中的幸存者,然而,命运并未放过他们。
    只见一颗巨大的燃烧弹从飞艇上落下,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一颗流星般砸向营地。
    刹那间,火光冲天而起,巨大的火球瞬间将整个营地吞噬。
    临时营地内的温度骤然升高,仿佛变成了一座炽热的炼狱。
    许多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便被大火包围,发出凄惨的叫声。
    不仅如此,由于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不少人感受到呼吸困难,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正紧紧扼住他们的咽喉。
    事后,前来查看事发地的人被眼前的惨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那些死去的人,死相极其难看,被烧死的人身体扭曲,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而没有被烧到的人,也是面色狰狞,张大了嘴,死不瞑目,似乎在临死前经历了极度的恐惧与痛苦。
    如此惨烈的场景,让众人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敬畏。
    甚至有传言说,这样惨死的人,灵魂都无法转世,只能永远徘徊在这充满痛苦的世间。
    最终,羌族人被这恐怖的场景彻底吓破了胆,纷纷收拾行囊,不顾一切地逃离了这片可怕的土地。
    而司马家,在失去了外援和士气的双重打击下,再也无力抵抗,无奈选择投降。
    司马酃和司马彦,这两位司马家的重要人物,被人用绳索勒死在城楼之上。
    他们的尸体悬挂在那里,随着微风轻轻晃动,仿佛在诉说着司马家的覆灭。
    若干天后,前来受降的赵宏强忍着内心的恶心感,从这两具已然开始腐臭的尸体下方走过城门。
    城门内外,一片死寂,仿佛都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和司马家的结局默哀……
    定州军这一次出手,整个大周,甚至周边的一个蛮国部落,都知道大周有一种秘密武器,一弹灭一城。
    更有夸张的说法就是,大周有神仙庇佑,仙人都在天空飞行。
    不过还有一种版本,那就是大周境内有修仙者,看不惯人间疾苦,特意出手帮助。
    对于后者的传说,道家给出了有力的诠释。
    相传修仙界广袤无垠,御剑飞行与乘坐飞舟,成为修仙者纵横天地必不可少的技能。
    御剑飞行,可谓修仙者标志性的出行之法。施展时,修仙者先运转体内灵力,让其如奔腾的江河,迅速汇聚于掌心。
    乘坐飞舟出行,则是另一番独特体验。
    飞舟大小各异,形态多样,有的小巧精致,仅能容纳数人;有的则庞大无比,宛如一座空中堡垒,可搭载数百人。
    在修仙界,“天降神雷”是极为强大且神秘的技能,令万物生灵闻风丧胆。
    当修仙者决定施展此术,首先会运转体内功法,引得周身灵力疯狂涌动,仿佛掀起一场灵力风暴。
    随着灵力的不断凝聚,修仙者口中念念有词,双手迅速结出复杂的印诀。
    刹那间,原本晴朗的天空瞬间风云变色,厚重的乌云如潮水般迅速汇聚,层层堆叠,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
    乌云之中,电光闪烁,好似一条条灵动的银蛇在云层深处穿梭。
    紧接着,一道粗大的紫色雷光从云层中猛然劈下,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要将整个天地劈成两半。
    雷光在临近目标时,还能根据修仙者的意念进行精准打击。
    其蕴含的强大力量,不仅能瞬间摧毁坚固的法宝和防御工事,还能对修炼者的神魂造成严重损伤。
    若是被这神雷击中,就算是实力强大的妖兽,也会瞬间灰飞烟灭;坚固的山脉,亦会被轰出巨大的深坑,碎石飞溅。
    不知从何时起,流传开了一个神秘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座仙山隐匿于世,山上居住着仙人,得仙人指点,便可超凡脱俗,踏上修仙之路。
    这个传说就像一阵风,迅速吹遍了大街小巷,撩拨着人们的心弦,引得无数人心中好奇不已,纷纷寻思着:这样的仙山究竟在何方呢?
    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各种摊位琳琅满目。
    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老者,正坐在茶摊前,喝着茶。
    这时,一个年轻后生凑了过来,满脸好奇地问道:“老伯,您见多识广,可知道那传说中的仙山在哪儿呀?”
    老者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捋了捋胡须,说道:“有人说啊,那仙山在定州新城呢。听闻那儿时常有奇异的光芒闪现,说不定就是仙人的踪迹。”
    旁边一个卖货郎接过话茬:“我倒是听人讲,在广昌县附近的白石山。那白石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指不定就是仙山所在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说法不一,整个集市都被这个话题搅得热闹非凡。
    从那以后,定州境内便出现了一番奇特的景象。
    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皆是怀揣着寻仙梦想的人。他们或背着行囊,或牵着马匹,朝着各自心中猜测的仙山方向前行。
    不知又过了多久,一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人群中炸开:
    “卧牛城西南七十里,有一山,山顶有一巨石,上书‘古武当山’!听说那山上可不得了,不仅有道家高人,修仙者和古武者也多得很!”
    这个消息就像一块强力的磁石,瞬间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酒馆里,几个客商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
    其中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说道:“我还听闻,那真武大帝,本是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只因犯了天戒,才被贬到人间。
    投胎成了隋炀帝爱妃所生的太子,等他长大后,瞧不惯隋炀帝的昏庸无道,便云游四方去了。”
    另一个客商赶忙追问:“后来呢?后来怎样了?”
    那客商得意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后来啊,他来到了咱们这儿,见此地山清水秀,宛如人间仙境,便舍弃了皇位,在此结庐修行。
    这太子一修行就是四十二年呐,最终得道飞升。
    之后他去了湖北武当山布道,所以啊,大家都称咱们这儿的北方古武当山为兄,湖北的南方武当山为弟,还流传着‘北兄南弟’‘北修南行’的说法呢。
    如今大周仙人现世,想必定是与这座山有关呐!”
    这一番言论,让酒馆里的众人听得如痴如醉。
    一时间,卧牛城热闹非凡,大街小巷人潮涌动。
    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摩肩接踵。有身着道袍,手持拂尘,一脸虔诚来求仙问道的;
    也有神色神秘,目光闪烁,企图窥探天机之人;
    而更多的,则是嗅到商机,带着各种货物,赶来此经商的商贩。整个卧牛城,仿佛被一股神秘而热闹的气息所笼罩,处处洋溢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