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好一个量体裁衣之法!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八零,易孕美人专治禁欲绝嗣大佬纯阳武神牧神记无上丹尊东晋北府一丘八三寸人间快穿:女配又跪了神族下凡暗月纪元

    许良别了张居中,看看时间还早,便想着去醉仙楼转一圈。
    回去得早了,春联没写完,他还得搜肠刮肚写春联。
    不想刚出宫门没走多远就被一辆马车拦住了去路。
    马车车门从里打开,甪里言探出脑袋,“许大人,能否移步一叙?”
    “甪里大人?”许良拱手,颇为疑惑。
    他此前虽在门下省,是甪里言治下属官,但二人并没有太多交集。
    其他时候在宫中相遇,不是上朝就是女帝召见议事,并无私交。
    可看他样子,分明是为了私事。
    “本官有私事想请教许大人。”
    甪里言道明来意。
    许良左右看了看,“就在这里?”
    甪里言笑道:“若许大人愿意,咱们找个僻静、闲雅的地方详聊,如何?”
    “容下官换身衣服。”
    许良转身进了马车,换了一身便装。
    马车轱辘辘到了一家茶楼。
    甪里言显然也是这家的常客,直接被伙计领到一间厢房。
    屋内琴棋书画、文竹、盆景俱备,香炉飘烟,炭火灼灼,温暖如春。
    甪里言招呼许良坐到对面,亲自烹茶。
    许良耐心等候。
    反正自己本来就是要出来打发时间的。
    原本他对品茗赏花之类的雅事并不感冒。
    可家中好歹有个户部侍郎的老爹,他便是熏也熏会了。
    看着甪里言神色平静,目光淡然地煮茶、洗杯再倒茶,他暗自猜测着甪里言会问的什么私事。
    可甪里言跟张居中不同。
    他的甪里世家在长安城乃至整个大乾都非常有名。
    甪里言在朝堂内外的官声都很好,家中儿女齐全,为人谦逊低调。
    既不结党营私,也不刻意与人疏远。
    满朝文武家中若有红白喜事相请,他也不会落了对方面子。
    该随礼的随礼,该出面的出面。
    当然,不与他往来的他也不强求。
    这样的人,若是有什么不触及根本的需要,朝中定然有大把的人愿意帮他。
    如今找到他了,是遇到难题了?
    直到二人各自饮了一口茶水,许良这才开口:“不知甪里大人专门等下官,所为何事?”
    甪里言放下杯子,从袖中取出三张百两银票,递了过来。
    同时他看着许良目光,“许大人,是否向你问计,只要给银子就有解决之法?”
    “嗯?”
    许良眯眼,这是来生意了?
    三百两,诚意满满。
    但甪里言好歹是三阁之一,更是他曾经的上司,银子怎么好收?
    他摇了摇头,将银子推了回去,“甪里大人不必如此,您先前是我上官,对下官多有支持,下官感激不尽。
    能为甪里大人建言献策,不胜荣幸。”
    甪里言摇头,将钱又往前推了推,看着许良道:“本官所问之事有些难以启齿,所以……”
    许良明白了,难以启齿,也就是不能泄露。
    略作沉吟,他点头,欠身拱手,“既然如此,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着,他将银票塞到怀里。
    甪里言点头。
    跟如此通透的年轻人打交道,省心!
    他微微一笑,“说来此事跟许大人也有些关系。”
    许良一愣,“跟下官有关系?”
    “不错。”甪里言笑道,“许大人高升之后,这谏议大夫一职便空了下来……”
    他没有说完,而是笑眯眯看向许良。
    许良秒懂。
    他先前被封为左谏议大夫,是从朝奉郎升的,乃是女帝钦点。
    这是个例。
    按照大乾的制例的话,一部所需官员,需由长官拟定人选,交由圣上御览,审批后报给吏部考核。
    吏部综合考核一遍之后再呈报给女帝御批。
    简单说来跟前世的公司内部择优晋升差不多。
    有晋升职位的部门把人选报给公司,由公司派人进行问答式竞岗。
    但这样往往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负责筛选的人不懂专业,只会按部就班走流程,未必能筛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一般来说,长官拟定的人选必须大于等于三个,这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性。
    甪里言专门提及此事,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他想安排个相熟的人当这个谏议大夫。
    可非女帝指定的都需要经过吏部考核,其结果就不可控了。
    只是甪里言这样操作就比较“迷”了。
    他既然想要内部操作,直接找吏部打个招呼就是了。
    以他侍中的身份,加上他在朝中的官声,只要人选没什么明显问题,这个面子吏部还是会卖的。
    略作沉吟,他看向甪里言,说出心底疑惑。
    甪里言无奈笑道:“实不相瞒,这种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尤其是吏部。
    一旦此事告到陛下那里,本官面上也挂不住。
    且此人心气极高,一旦知道自己是通过这种手段成为的建议大夫,势必会自我怀疑。
    他虽不及许大人才思敏捷,相貌堂堂,少年得志……”
    许良听得暗暗咋舌。
    这甪里言分明是不擅此事,却分明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来找他的。
    他有些好奇了,究竟是何人,竟能当得起甪里言如此评价?
    “此人名为尹墨林,乃是前安定州府尹尹堂之子,此子饱读经史,于内政一道颇有见解,乃是上届科举的进士……
    他自幼受其父尹堂亲自调教,深得其治政精髓。
    不瞒你说,本官曾去过安定州,那时尹墨林才十一岁,已然能够协助其父处理州府事宜……
    只是他有些口吃,且是内秀,想要通过吏部的问答式考核,怕是有些困难。”
    “本官可以名声担保,其他几人虽有才干,与他相比却明显不如。
    且他们的才干也不在内政谏言上……
    此子只消锤炼几年,必是理政的一把好手……”
    许良仔细回忆尹堂,官声确实不错。
    便连顾春来都说,地方上举办武举的,安定州的重视程度如科举一般。
    且一切事宜井然有序。
    至于其儿子尹墨林,许良没听说过。
    但从其考上进士却不是什么三甲来判断,应该是其真才实学。
    毕竟像他这种有身份有背景的纨绔子都被刷了下来,可见大乾的科举还是还是很公平的。
    即便是这一届的状元郎曹翕纯,人虽狂了点,心性也高了点,却是有真才实学的。
    据上官婉儿说,他在地方当县令才短短半年不到的时间就把当地治理得有声有色。
    略作计较,他点头道:“甪里大人,您的意思下官明白了。
    您其实是担心尹墨林无法通过吏部的考核,而导致朝廷损失人才,对吧?”
    “对,对!”甪里言大笑点头。
    还得是许良,这话说得多漂亮!
    不想他,想把事办好,却办得犹犹豫豫。
    许良点头,“有法可解!”
    甪里言激动了,“何法?”
    “此法名为量体裁衣。”
    “量体裁衣?”
    “不错,既然甪里大人说了此人理政才干突出,不妨从此处入手。”
    “如何入手?”
    “既是为国举贤,光会纸上谈兵怎么能行?”许良笑道,“甪里大人可奏明陛下,新的谏议大夫可就大乾一地的政务给出应对之法。
    再或者派他们到各县去梳理当地政务。
    如此一来,能见到真才实干,能用谁,不能用谁岂不一目了然?”
    甪里言一拍脑袋,“对啊,吏部那些问答式的考核虽能最快选出人选,却难免有疏漏。”
    许良点头,“其实甪里大人可以跟吏部再限定一些条件。”
    “限定条件?”
    “不错。”许良笑道,“你可以告诉吏部,选拔的人需要有地方上的理政经验,或是协助、参与某些朝廷要事的经验……”
    甪里言听得目光大亮。
    他已然明白许良的意思。
    尹墨林口才不行,却有实干的经验。
    他十一岁就能协助其父尹堂处理政事,见识、经验绝非其他几人可比!
    若用此法,则可将尹墨林身上的优势尽数展现出来。
    而许良所说的“限制条件”其实就是指向尹墨林设置的。
    换而言之,若把这条件再加上一个“说话要口吃”的条件,都不用选了,最终人选肯定是尹墨林。
    恰如一件按照心目中人选做好了相应尺寸的衣服,并告诉众人:谁穿得上谁就升职!
    甪里言忍不住咧嘴笑道:“好,好,好一个量体裁衣之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