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带着老朱野外露营?

推荐阅读: 东晋北府一丘八最是光阴留不住牧神记末世:只有我不被丧尸攻击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大楚最强姑爷反派剧本:女主们人设崩塌周玄机姜雪绑定乌鸦嘴系统(穿书)逍遥文公子,当世谪仙人

    “给锦衣卫配上!”
    老朱语气笃定,紧接着眼睛放光。
    “追踪犯人岂不是易如反掌?”
    江临哭笑不得:“做不了,科技水平达不到的。”
    朱雄英突然大喊:“江叔叔!这个笑脸按钮是干啥的?”
    “别按——”
    江临话没说完,朱雄英已经按下了SoS紧急呼叫键。
    尖锐的警报声立刻响彻大殿,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哎哟我的耳朵!”
    朱元璋捂着耳朵跳开。
    江临赶紧关掉警报:“这是遇到危险时求救用的。”
    马皇后心有余悸:“声音够大的,比敲锣还响......”
    朱标若有所思:“若是给边关将士配上,遇袭时求救倒是方便。”
    “不止如此。”
    江临点开另一个功能,“还能设置使用时间。比如学习时间禁止玩游戏......”
    他在平板上操作几下,朱雄英手表上的游戏图标立刻变成了灰色。
    “哎?怎么打不开了?”
    朱雄英急得直戳屏幕。
    “因为现在是学习时间。”
    江临笑道,“等到了休息时间,游戏会自动解锁。”
    朱元璋眼睛一亮:“这功能好!省得这小子整天光玩不学!”
    马皇后则关心另一个问题:“江临啊,这手表......要充电吗?”
    “母后英明!”
    江临拿出充电器,“每天充一次就行,能用一整天。”
    朱元璋凑过来看那小小的充电头:“就这么个小玩意儿?比蜡烛还省?”
    “父皇,这是电能,比蜡烛亮多了。”
    江临插上电源,手表屏幕亮起充电图标。
    老朱挠挠头:“咱记得你之前说过电力局的事......这用的就是那种电?”
    “正是。”
    江临点头,“等电力普及了,咱的科技水平发达了,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这种便捷设备。”
    朱允炆突然拉了拉江临的袖子:“江叔叔......这个能照相吗?”
    “当然能!”江临切换到相机功能,“来,对着皇爷爷笑一个!”
    朱元璋还没反应过来,朱允炆已经按下了快门。
    “咔嚓”一声,老朱那张错愕的大脸被永远定格在了手表里。
    “哈哈哈!”
    朱雄英凑过来看,“皇爷爷好丑!”
    “小兔崽子!”
    朱元璋作势要打,却忍不住也凑过来看,“嘿,还真像!”
    马皇后也来了兴趣:“咱也要拍!”
    江临帮老太太摆好姿势,朱允炆认真地按下快门。
    “哎哟,这比画师画得还快!”
    马皇后看着照片中自己慈祥的笑容,喜不自胜。
    朱标突然想到:“江临,这照片......能保存多久?”
    “只要不删除,永远都在。”
    江临解释道,“而且能传给别人看。”
    他在平板上操作几下,马皇后的照片立刻出现在了朱元璋的手表上。
    “神了!”
    老朱瞪大眼睛,“这比飞鸽传书送画像快多了!”
    朱雄英已经迫不及待地到处拍照:“江叔叔!看我拍的蚂蚁!”
    江临一看,好家伙,这熊孩子趴在地上拍了一窝蚂蚁,画面倒是挺清晰。
    “雄英拍得不错。”
    江临违心地夸奖,“不过下次别趴地上,衣服都脏了。”
    朱允炆则安静地拍着窗外的花朵,小手稳得出奇,拍出来的照片构图居然很不错。
    “允炆有摄影天赋啊。”
    江临由衷赞叹。
    小允炆害羞地低下头,却又偷偷拍了一张江临的侧脸。
    朱元璋看着两个孙子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压低声音问江临:“这玩意儿......很贵吧?”
    “在儿臣来的时代,不算贵。”
    江临实话实说。
    “咱懂。”
    朱元璋摆摆手,“物以稀为贵。这两块表你收好了,别让外人知道。”
    “父皇放心。”
    江临点头,“儿臣会教两位殿下好好使用。”
    正说着,朱雄英突然大喊:“江叔叔!手表黑屏了!”
    江临一看,原来是没电了:“没事,充会儿电就好。”
    他刚插上充电器,朱雄英就迫不及待地问:“要充多久啊?”
    “一个时辰左右。”
    “这么久!”
    朱雄英哀嚎,“那我现在玩啥?”
    朱元璋趁机教育:“玩什么玩!趁这功夫去背《三字经》!”
    朱雄英的小脸立刻垮了下来。
    江临灵机一动:“雄英,手表虽然不能玩,但可以听故事。”
    他点开音频功能,找了个儿童故事播放起来。
    清脆的声音立刻从手表中传出:“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
    朱雄英和朱允炆立刻被吸引,小脑袋凑在一起听得入神。
    马皇后惊讶道:“这里面住了个说书先生?”
    “不是的母后。”
    江临解释,“这是提前录好的声音。”
    “录音?”
    朱元璋皱眉,“跟你给咱的那个留声机一个道理?”
    江临惊讶于老朱的联想能力:“父皇英明!原理差不多。”
    朱标若有所思:“若是将圣贤经典录进去,学子们岂不是随时可听?”
    “正是如此。”
    江临点头,“还可以录教学课程,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听到名师讲解。”
    朱元璋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比那些老夫子到处跑强多了!”
    正说着,朱雄英突然举手:“江叔叔!我想听打仗的故事!”
    “行啊。”
    江临在资源库里找了找,“来,听这个《三国演义》片段。”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浑厚的男声从手表中传出,把所有人都吸引住了。
    朱元璋听得入神:“这说书先生水平不错!”
    马皇后则关心另一个问题:“江临啊,这手表能存多少故事?”
    “内存有限,但是几百个不成问题。”
    江临笑道,“还能随时更新。”
    “更新?”老朱一脸茫然。
    “就是......呃,换新故事。”
    江临换了个说法。
    朱雄英已经沉浸在故事里,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我要当赵云!七进七出!”
    朱允炆则小声问:“江叔叔......有算术故事吗?”
    “当然有!”江临惊喜于小允炆的好学,立刻找了个数学启蒙故事。
    小允炆听得认真,时不时还跟着数数。
    朱元璋看着两个孙子截然不同的反应,突然感慨:“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马皇后笑道:“雄英像你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允炆倒像标儿,心思细腻。”
    江临借机说道:“所以教育也要因材施教。雄英好动,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允炆喜静,适合安静思考。”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有道理......”
    突然,朱雄英的手表发出“滴滴”声。
    “江叔叔!它又叫了!”
    朱雄英惊慌地晃着手腕。
    江临一看:“别怕,这是久坐提醒。你听故事太入神,一个小时没动了。”
    “还有这功能?”
    朱标惊讶道。
    “是啊,提醒孩子适当活动。”
    江临示范了几个伸展动作,“来,雄英,跟着做。”
    朱雄英不情不愿地扭了扭腰,很快又沉浸在故事中。
    朱元璋突然想到:“江临啊,这手表......能防水不?”
    “日常生活防水没问题。”
    江临说着,把手表放在茶杯里浸了一下,拿出来照样工作。
    “神了!”
    老朱惊叹,“比咱的玉玺还结实!”
    正说着,朱允炆突然拉了拉江临的袖子:“江叔叔......这个能算数吗?”
    “当然能!”
    江临点开计算器,“来,允炆想算什么?”
    小允炆想了想:“三百六十五文钱,每天花七文,能花多少天?”
    江临惊讶于这个五岁孩子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允炆自己算算看?”
    朱允炆掰着手指头数了半天:“五......五十二天?”
    “真棒!”
    江临输入算式,“看,手表算出来也是52余1,允炆真聪明!”
    小允炆眼睛亮晶晶的,小脸上写满成就感。
    朱元璋和马皇后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喜。
    朱标也忍不住摸了摸儿子的头:“允炆什么时候学的除法?”
    “跟江叔叔玩游戏时......”
    朱允炆小声回答。
    朱雄英不甘示弱:“我也会!江叔叔考我!”
    江临笑着出了道题:“雄英,如果你有十八块糖,要分给六个小朋友,每人几块?”
    朱雄英眼珠一转:“三块!”
    “正确!”
    江临竖起大拇指。
    朱元璋看着两个孙子,突然感慨:“咱小时候要是有这东西,也不至于当和尚时连账都算不明白......”
    .....
    第二天一早,江临就站在乾清宫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朱元璋、马皇后、朱标等人一脸狐疑地走出来。
    “江小子,你这一大早的,神神秘秘搞什么名堂?”
    朱元璋双手背在身后,眯着眼睛打量他。
    “父皇,儿臣想请您和母后、皇兄,还有岳父、汤伯他们一起去紫金山露营。”
    江临咧嘴一笑。
    “露营?”
    朱元璋皱眉,“啥意思?睡山里?”
    “就是野营,晚上不回来,在山上住一夜。”
    江临解释道。
    “胡闹!”
    朱元璋一瞪眼,“咱堂堂皇帝,睡山里?万一有刺客咋办?”
    “父皇放心,儿臣已经安排好了,禁卫军早就把紫金山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江临拍胸脯保证。
    马皇后倒是来了兴趣:“重八,难得江临有这份心,咱们去瞧瞧?”
    朱标也点头:“父皇,儿臣也好奇江弟准备了什么。”
    朱元璋哼了一声:“行吧,咱倒要看看你小子能整出什么花样!”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江临开着那辆改装过的越野车,载着朱有容和徐妙清,后面跟着朱元璋的龙辇,再后面是朱标、徐达、汤和等人的马车。
    到了紫金山脚下,朱元璋下车一看,果然,整座山已经被禁卫军围得严严实实,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连只兔子都别想溜进去。
    “江小子,你这阵仗不小啊。”
    朱元璋咂舌。
    “父皇的安全最重要嘛。”
    江临笑道。
    “行了,别拍马屁了。”
    朱元璋摆摆手,“你不是说露营吗?咱倒要看看,你准备了啥?”
    江临神秘一笑,转身走到越野车后面,一把掀开后车厢的帘子。
    “哗啦——”
    朱元璋、马皇后、朱标等人齐刷刷地瞪大了眼睛。
    只见车厢里堆满了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折叠桌椅、小型液化气瓶、便携式炉灶、帐篷、睡袋、折叠水桶......
    甚至还有几盏太阳能灯!
    “这......这都是啥?”
    朱元璋指着那些东西,一脸茫然。
    “露营装备啊!”
    江临得意地拍了拍液化气瓶,“父皇,这可是好东西,比木炭烧火快多了。”
    朱元璋狐疑地凑近,伸手戳了戳液化气瓶:“这铁疙瘩能烧火?”
    “不仅能烧火,还能煮饭、烧水,比柴火方便多了。”
    江临笑道。
    徐达也凑过来,独眼瞪得溜圆:“江小子,你这玩意儿比行军打仗的炊具还先进啊!”
    “岳父大人识货!”江临竖起大拇指。
    江临招呼侍卫们帮忙,把装备搬到一块平坦的空地上。
    “父皇,咱们先搭帐篷。”
    江临拿起一顶折叠帐篷,三两下就撑开了。
    朱元璋看得一愣一愣的:“这玩意儿咋这么方便?比咱行军时的营帐快多了!”
    “那是,这可是现代科技。”
    江临得意道。
    朱有容和徐妙清也兴奋地跑过来帮忙,虽然她们压根不知道怎么搭,但就是觉得新鲜。
    “江临,这个帐篷能睡几个人?”
    朱有容好奇地问。
    “这个大的能睡四个人,小的能睡两个。”
    江临指了指旁边的小帐篷,“晚上父皇和母后睡大帐篷,皇兄和岳父他们睡小帐篷。”
    朱元璋一听,立刻皱眉:“那咱和你母后睡一个帐篷?”
    马皇后脸一红,轻咳一声:“重八,你这是什么话?”
    朱元璋老脸一红,赶紧转移话题:“江小子,你这帐篷结实不?别半夜塌了!”
    “父皇,还请您尽管放心,绝对结实!”
    江临拍了拍帐篷杆,“风吹不倒,雨淋不湿。”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