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不敢离岛的原因

推荐阅读: 领主之兵伐天下段凌天小说免费阅读绝品小仙医夏流张小雪板牧神记快穿:女配又跪了九天武帝萧叶柳依依东晋北府一丘八无上丹尊冰山女总裁,求你放过我!全职业大师养成系统

    “好吃就多吃些。我们自己带了做饭的调料,所以才这么美味,你们平时可能没有用调料,只用了盐。味道自然差些。”余元筝笑道。
    两位婆婆有听没懂。
    她们做菜只有盐,根本没有什么调料。
    什么是调料都不知道。
    岛上根本没有。
    要不是当年先祖带了麻种子,她们连衣服都没得穿。
    岛上虽有树林,而种类却很少。
    只用于烧火。
    两位婆婆真就不客气,吃了个肚圆。
    幸好做得多。
    不过两人只夹自己面前的四盘菜,不敢伸得太远。
    余元筝看得很满意。
    虽是乡下妇人,但还懂得把握分寸。
    这是她们有生以来吃过最美味的菜肴。
    启明帝看到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也不计较。
    与老王爷和上官子棋还喝起了小酒。
    这也是他们十日来,吃到的绿色蔬菜。
    他们带上船的最多能留五六日,之后就没有了,全靠吃腌菜,菜干,腌肉。
    吃的启明帝早就没了胃口。
    但船上的条件所限,他只得将就。
    今日好不容易有蔬菜吃,三人就忍不住想享受一番。
    三个孩子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个个也不客气。
    他们早就不用人照顾,反而三个孩子吃到自己认为不错的,还会给他们的娘夹一筷子菜。
    饭后,日头已经开始偏西。
    虽是八月底,但天气还是有些热。
    两位老婆婆带着他们一行人去了一个比较大的广场,可以容纳几百人。
    “这里是我们平日集会的地方,比如有什么事需要大家一起商量,或者每次丰收,我们都会在这里举办欢庆会,生起篝火,三五一群,跳跳舞。
    也会让男子们都下山来,与姑娘们一起庆祝。”崔婆婆解释道。
    广场边上有一排草房。
    “这一排草房,我们时常维修,就是当年老秀才住的地方,后来作为公用,集会时在这里做饭,这三间就是厨房。
    还有三间放一些先辈们留下来的遗物。老秀才的书就在最左边那间厢房。”崔婆婆又继续介绍。
    叶婆婆上前把门打开。
    启明帝第一个进去。
    果然有一个小小的书架,书不多,也就二十几本,估计当时出逃带不了多少。
    启明帝随手拿起一本,是一本历法。
    纸张已经很陈旧,还有些脆,稍不小心就会破。
    他小心翼翼翻开。
    购日:大晋文昌十八年腊月初五。
    大晋文昌正是前朝最后一位皇帝的年号。
    翻看了几页,上面没有太多内容。
    只有几处记录了那个日子发生的事情,或者要办什么事。
    再往面后翻。就没有任何记录了。
    启明帝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看到还有两年才过期。
    估计岛上的乡民以前就是以这本历法来计算日子的。
    再拿起一本。
    是一本史书。
    这本上就写了很多注,可见被其主人认真读了。
    启明帝翻完一本就递给身边的老王爷看。
    余元筝也跟着进来,先扫了一眼整个房间。
    除了那个书架,还有一张简陋的木床,和几样破烂不用的农具,都是用木头做的。
    居然还有里间。
    她举步从一道小门进去。
    里面还有一张桌子,桌旁的墙上有一幅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画。
    “咦,这幅画怎么那么像我们在一个庙里看到的神像?”
    上官长煜也跟在余元筝后面进来,看到了这幅画,看出和之前见过的神像很像。
    “这就是人们心中的海神娘娘。”余元筝解释。
    他们在海边路过一个庙时,进去逛了逛,看到过。
    但这一幅只用了黑墨,画了个形,画工一般般,只能说能看懂。
    桌上还放有供品,是几个余元筝不认识的山果。
    “这是当年的老秀才画的,我们一直保存着。
    每年八月初八都要来这里拜一拜海神娘娘,祈祷我们出海打鱼,都能满载一船。”崔婆婆站在门口解释道。
    “崔婆婆,你们除了吃鱼,还有没有别的肉吃?”余元筝好奇问道。
    当年她们的先祖是逃难来的这里,有没有带上一些家禽家蓄。
    “有的,我们养了鸡和鸭子,还有猪,其他没有了。”
    还好,逃难都知道带上家禽家蓄。
    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讲是很重要的家财,能被带上也在情理之中。
    退出来,启明帝也把每本书都翻看过了,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普通的书籍,要参加科考都会读的书。
    只有一本笔记记下了他们当年逃亡的经历和来到这里安居下来的经过。
    后面就没有记录了。
    估计也没必要了。
    到了这荒芜之地,什么都没有,忙着开荒养活自己,没了威胁,就安逸下来。
    “这个岛有多大?”启明帝问道。
    “我不知道怎么说,如果我们驾渔船围着岛转一圈要两日时间。”叶婆婆回答道。
    启明帝听了心里有了数。
    这岛还不小,应该有两个县的大小。
    她们驾的渔船行得不快,行两日,应该能行两百里左右。
    “既然你们发现这个岛不能再住人,为何不走?”启明帝想不通。
    都发现问题了,怎么不想着再回到陆地去。
    当年能那么大胆,仅靠把渔船连在一起就敢漂这么远。
    后面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再逃离这个岛。
    “我们小时候,就有人提过离开此地,可是我们能去哪里?
    当年先祖们在海上随便选了一个方向走的,再回去都找不到方向,能不能找到陆地都不知道。
    就算找到陆地,有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也是未知。
    所以根本不敢下这个决定。
    海这么大,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我们只有渔船,万一遇到大风大浪,一个不好,全都得葬生在海里。
    我们的姑娘们平时出海捕鱼,遇到大浪,也有一去不回的。
    所以这么多年,我们讨论过多次,始终下不了这个决心。
    在岛上,我们至少不会有生命危险。”
    叶婆婆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出她们的难处。
    启明帝一想也就明白了。
    当年逃难,有一股不想死的勇气在支撑着他们,而现在安逸了这么多年,哪里有那份斗志。不走,至少还能活着,一走,就很可能死在海里。
    “荣王妃,你可知岛上乡民为何生女婴多,生男婴少的原因?”启明帝觉得余元筝是大夫,可能知道原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