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同时具备这两点的人(56万打赏值加更)

推荐阅读: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郡主是个乌鸦嘴牧神记第一序列我真不是乌鸦嘴无限童年系统

    他的乌发束在头顶,藏在官帽之下。几缕碎发垂落在颊边,衬得一双眼眸愈发冷冽,透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
    顾锦潇偶尔抬眸时,眼底也是化不开的淡漠:“臣并非为贵妃娘娘说话,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且不论宝玺裂开究竟是意外,还是人为。”
    “即便是意外,又如何?”
    “大周的国运是否昌盛,靠的是陛下明政,百官齐心,而非系于一女子身上。”
    这话沈知念倒是认同。
    要是让宝玺裂开,就可以毁掉一个国家的未来。那当一个国家,想攻打另一个国家时,就不用绞尽脑汁,死伤无数了,多在敌国的宝玺上做做手脚不就行了?
    沈知念道:“只可惜,世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顾大人一样明事理。”
    顾锦潇声音清冷:“臣相信,宸贵妃娘娘定会否极泰来。臣亦期待着,完成今日未尽仪式的那一天。”
    看着顾锦潇如玉般的容颜,沈知念的心情有些复杂。
    上辈子,她站在陆江临身后,和顾锦潇斗得死去活来,做梦都在想着怎么取对方的性命。
    她那时应该打死都想不到,有一日她与顾锦潇,能像现在这么平静地说话吧。
    沈知念垂下眼眸,收敛了眼底的情绪,平静道:“那就借顾侍郎吉言了。”
    顾锦潇抬手行了一礼:“臣告退!”
    菡萏和芙蕖一左一右扶着沈知念,往主殿走去。两人都看得出她的心情极差,眸中是难以掩饰的担忧。
    璇嫔也亦步亦趋地跟在沈知念身后。
    进了内室,珠儿并未取下璇嫔身上的披风,反而将它又裹紧了一些。
    沈知念坐在主位,低头看着桌面,胸口微微起伏,沉默了良久,良久……
    所有人都明白,陡然遇到这么大的事,便是神仙也需要时间去消化。
    他们没有打扰沈知念,只是关切地望着她。
    终于,沈知念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吩咐道:“芙蕖,你即刻传一封密信给父亲,让他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
    虽说沈茂学是吏部尚书,但他乃一品大员,在宫外的消息可比沈知念灵通多了。
    芙蕖立即道:“奴婢遵命!”
    璇嫔的眉头紧紧皱起,脸上是化不开的担忧:“宸贵妃姐姐,您还是偏向此事是有人刻意为之?”
    沈知念的眸子危险地眯起:“难道你们相信,世间有如此巧合的事?”
    众人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尤其是肖嬷嬷,她在宫里待的时间最长,见过无数腌臜事,自然不会相信天底下有这样的巧合。
    沈知念极力让自己的头脑保持着冷静,理智地分析着:“宝玺裂开也好,战事失利的消息忽然在今日传回来也罢。本宫都不相信这两件事是巧合,定是幕后之人,刻意将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若没有与匈奴的战事突然失利的事,哪怕宝玺裂开了,有顾锦潇引经据典,再加上帝王的偏袒,此事掀不起太大的波澜。
    一句“器物骤裂显祥瑞”,就能堵住悠悠众口。
    可偏偏这两件事,是在同一日发生的,这个说法便无法成立了。
    哪怕是沈知念,也不禁感叹,此次陷害她的人,当真是好手段!
    璇嫔愤怒地问道:“宸贵妃姐姐,您觉得此事会是何人所为?!”
    沈知念思索了许久,缓缓道:“无论是在宝玺上动手脚,还是布局,此次都需要时间。”
    “军中发生的事传到京城,也需要时间如此。”
    “如此便说明,幕后之人早就知道边境的战事失利了。”
    听到这里,哪怕是迟钝如菡萏,也明白了些许端倪:“娘娘,您的意思是说,此次陷害您的凶手,在军中有人,而且官职还不低。所以对方才比我们早知道战事失利的事,特意做了这个局,来破坏您的册封礼?!”
    沈知念冷冷道:“不错!”
    璇嫔猛然抬起了头:“是庄妃娘娘?!”
    “宫里的高位妃嫔一共就那么几个,但只有庄妃娘娘母家的人,乃是此次出征匈奴的军师。”
    “所以她能提前得知军中的情况,一点也不奇怪。而且以庄妃娘娘的城府,一定想得出这种办法!”
    “还有就是,她曾经协理过六宫,而且时间不短,谁知道哪个地方还藏着她的人!”
    听璇嫔一说,菡萏也觉得庄妃的嫌疑极大:“娘娘,您与庄妃娘娘之间有那么多深仇大恨。而且奴婢不相信,她对中宫之位没有想法,又怎么会眼睁睁地看着您坐稳宸贵妃之位?”
    “奴婢也越来越觉得,凶手就是她了!”
    沈知念道:“本宫第一个怀疑的人,亦是庄妃。”
    “但仔细一想,她就算有这个心,未必有这样的手段。”
    “册封礼之前,连本宫都接触不到宝玺,更何况是庄妃?”
    寻常人不清楚,肖嬷嬷却是明白贵妃的宝玺制作流程。
    首先要由礼部依据以往的例子奏报帝王,说明制作贵妃宝玺的相关事宜。
    再由造办处根据礼部的要求,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给帝王御览,等待帝王钦定。
    帝王钦定了印样后,礼部将印样发于铸印局。
    铸印局官会同造办处的官员祭炉监造,按照规定的材质和形制进行铸造。
    铸造完毕后,宝玺会交给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
    镌字时,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礼部奏报批复。
    届时把宝印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
    镌刻竣工后,宝玺收存内阁大库,待册封礼行礼时提用。1
    种种流程极为复杂。
    但不管是哪个过程,都不是后妃能接触到,在里面动手脚的。
    璇嫔越听越迷糊了:“既然庄妃娘娘没有这样的本事,那凶手会是谁?”
    “总不可能是有人买通了礼部,或其它地方负责此事的官员吧?”
    “这可是掉脑袋的大罪,谁敢参与?”
    有机会在宝玺上动手脚的人很多,知道军中消息的人也不少。
    但同时具备这两点的人,却屈指可数!
    ——
    注:1宝玺的制作流程,引用了“故宫博物馆藏玉玺印”的制作过程描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