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远方来客(一)
推荐阅读: 娇妻难哄,霸总轻点宠、 万人迷师尊,徒弟各个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 救命!疯批徒弟竟想以下犯上青霜、 书穿:病娇孽徒休想以下犯上、 郡主是个乌鸦嘴、 牧神记、 星空古路姬紫月、 我真不是乌鸦嘴、 无限童年系统、
那侯府门前有两名带刀侍卫守着。见他俩走上前来,其中一人便厉声喝道:“站住,你们两个是干什么的?”
叶添停下脚步,毕恭毕敬地回道:“两位大哥,我二人是从云州过来的乡民,有要事想要面见你们家侯爷,烦劳两位大哥给通禀一声。”
那人目光一横,满脸鄙夷地看了看他,冷冷地说道:“就凭你们,也想见侯爷?真以为这侯府重地,随便来个人想进就进的吗?赶紧给我走开。”
子信一向心性高傲,见这二人这般蛮横粗鲁,心中甚是不快,当即便有离去之意。只是叶添心意不减,又赔笑着说:“这位大哥,你就说门口有位叫张顺之的求见,还带来一样东西要亲自交到侯爷手上。”
那侍卫满不耐烦地催促道:“什么张顺之李顺之的,少在这儿啰嗦。你们要是再不走开,就别怪我动手了。”
子信心底一阵火起,上前斥问道:“你一个小小的家丁,说话竟如此托大。我二人有要紧事求见,你只管前去禀告就是;若是坏了你们侯爷的大事,你担待得起后果吗?”
那侍卫恼羞成怒,见眼前不过是两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便真要拔出刀来教训一下。这时,右边另一名侍卫赶忙拉住了他,稍显和气地说道:“那你俩先在这里等着。要是敢戏耍我们,准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府中。
子信一声哂笑,料他们不过是狗仗人势、嫌贫爱富之徒,也不正眼相看。不过时下雅兴全无,颇有一种山川秀景被玷污的感觉。
过不一会儿,便有一位身穿管家衣袍的人神色慌张地走了出来。子信见他约有四五十岁,阔脸方额,一看便是精明强干之人。
那管家随着侍卫来到门口,却见眼前之人竟是两名稚嫩的少年,不禁脸色一沉,缓缓地道:“敢问两位公子,哪位是张顺之啊?”
叶添忙拘礼道:“我二人并不是张顺之。此次前来侯府,是受一位叫张顺之的人所托,将一件东西交给靖边侯的。”
那管家上下打量着他俩,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不知您二位与张顺之又是什么关系?”
叶添正要回话,却被子信一手拦了下来。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人,略显谨慎地回答说:“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见到靖边侯本人才能告知。敢问足下是……”
左边那名侍卫在旁叱道:“这是我们侯府的管家,你二人不得无礼。”
只见那管家摆了摆手,思索片刻后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请二位跟我到府上一坐吧。”
叶添心中大喜。他正想借此机会,瞧瞧所谓的侯府究竟是何派头。子信兀自在门前踌躇了半晌,见叶添朝自己招了招手,才颇不情愿地跟了进去。
来到府内,只见前院约有三十丈宽,中间坐落着一幢醒目的朱红色正房,门匾上题着“功明德厚”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那管家领着他俩绕过左侧的长廊,径直往北边走去。府中廊道九曲回环,屋舍楼宇皆是雕梁画栋,不愧为王侯之家,好一番富贵威严的气象。
“我家侯爷先前有事外出了,此刻不在府上,还请两位公子先随我到西跨院稍作等候。”管家一边走一边说道。
叶添一怔,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有些焦虑地问:“那侯爷外出,大概何时能回来呢?”
“这可说不准,短则一个时辰,长则可能要等到太阳落山了。”管家摇了摇头,又客气地说道,“两位既是从云州而来,路途遥远,不妨先歇歇脚。等侯爷回来,我马上派人通知你们。”
叶添正犹豫不决时,只见子信忽然上前笑道:“如此便恕我二人打扰了。”叶添闻言,顿时朝他斜了一眼,似有几分责怪之意。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西跨院内。管家带他们进了一间客房,又唤来一名小厮耐心交代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
“这侯府之中,果真是气象万千,非寻常人家所能比啊。”子信站在门口向外探望着,不由得感叹道。
然而叶添此时却没有他这番雅兴,只淡淡地抱怨说:“你为什么就答应留下来了?我们今天无论如何都得赶回云州去。既然靖边侯不在府上,把东西交给那管家就是了,何必在这儿干等呢?”
子信回过头笑道:“你这话可不对。我们大老远地跑来这里,要是连这位靖边侯的面都见不着,岂不白忙活一趟?
叶添奇道:“咦,你不是说不喜欢和这些王公贵族打交道吗?之前死活不想来,现在莫非又不愿走了?”
子信嘴角怪异地一笑,又慢慢走到一张椅子边坐了下来,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我不过是心里有一些疑惑,想在这府上好好查探一番罢了。”
叶添短叹一口气说:“你这人总喜欢和自己过不去,走到哪都疑神疑鬼的。这可是堂堂的靖边侯府,有什么可奇怪的?”
“你难道不觉得,这府上过于冷清了吗?”子信笑着问道。
叶添听他这么一说,也细细地回想了一下,迟疑着道:“你是说,这府上似乎没有多少人?”
子信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之家不是裘马声色、极尽奢华?可我们自进到这府里,所见到的家丁和仆役不超过三人,实在令人诧异。”
“是有些奇怪。也许,府里的很多人都跟着靖边侯一块儿外出了。”叶添揣测着说。
子信沉声道:“有这种可能。”
话音刚落,便听到屋外一阵脚步声响起,随即走进来一名年轻的仆役,手里端了些茶水和点心。
子信道过谢,忙问道:“小哥,这西跨院只有你一人在打理吗?”
那仆役猛一抬头,没料到这位客人会突然这么一问,顿时便陷入了迟疑,久久没有回答。
子信见他有貌似有难言之隐,又笑了笑说:“小哥,你不用紧张,我们只是随便问问,没别的意思。”
那仆役又想了片刻,才谨慎地说道:“不瞒公子,其实这府上本来是有很多仆人的,只是最近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这又是什么缘故?”叶添也深感纳闷地问。
“这都是侯爷自己的决定,说是最近府上有些吃紧,想节省点开销罢了。”那仆役望了望他俩,颇有些顾虑地说,“两位公子,您们先用些茶点,小的就不打扰了。”说完便急忙退了出去。
见那仆役逐渐走远,叶添扭头朝子信说道:“看来这靖边侯还挺在意节俭,倒真不同于寻常的王侯之家。不过这偌大的府宅,就这么一点下人,终究是有些冷清。”
子信轻轻一笑,随即端起一只茶杯揭开盖子,顿觉一阵茶香伴着热腾腾的水气扑面而来,忍不住称赞道:“好茶!你来品品,这是什么茶叶?”
叶添也来到桌旁坐下,对着杯中茶水细细端详了一番,又浅浅地抿了一口,娓娓说道:“色泽银绿,清香袭人,口味津甜,实乃茶中上品。我听闻江南一带盛产名茶,其中有一名曰碧螺春,茶叶卷曲、形似螺旋,想来倒是与这茶颇有几分相似。”
子信笑道:“不愧是兴隆街叶家的公子,果然见多识广。”
叶添停下脚步,毕恭毕敬地回道:“两位大哥,我二人是从云州过来的乡民,有要事想要面见你们家侯爷,烦劳两位大哥给通禀一声。”
那人目光一横,满脸鄙夷地看了看他,冷冷地说道:“就凭你们,也想见侯爷?真以为这侯府重地,随便来个人想进就进的吗?赶紧给我走开。”
子信一向心性高傲,见这二人这般蛮横粗鲁,心中甚是不快,当即便有离去之意。只是叶添心意不减,又赔笑着说:“这位大哥,你就说门口有位叫张顺之的求见,还带来一样东西要亲自交到侯爷手上。”
那侍卫满不耐烦地催促道:“什么张顺之李顺之的,少在这儿啰嗦。你们要是再不走开,就别怪我动手了。”
子信心底一阵火起,上前斥问道:“你一个小小的家丁,说话竟如此托大。我二人有要紧事求见,你只管前去禀告就是;若是坏了你们侯爷的大事,你担待得起后果吗?”
那侍卫恼羞成怒,见眼前不过是两个十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便真要拔出刀来教训一下。这时,右边另一名侍卫赶忙拉住了他,稍显和气地说道:“那你俩先在这里等着。要是敢戏耍我们,准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说完便转身走进了府中。
子信一声哂笑,料他们不过是狗仗人势、嫌贫爱富之徒,也不正眼相看。不过时下雅兴全无,颇有一种山川秀景被玷污的感觉。
过不一会儿,便有一位身穿管家衣袍的人神色慌张地走了出来。子信见他约有四五十岁,阔脸方额,一看便是精明强干之人。
那管家随着侍卫来到门口,却见眼前之人竟是两名稚嫩的少年,不禁脸色一沉,缓缓地道:“敢问两位公子,哪位是张顺之啊?”
叶添忙拘礼道:“我二人并不是张顺之。此次前来侯府,是受一位叫张顺之的人所托,将一件东西交给靖边侯的。”
那管家上下打量着他俩,半信半疑地问道:“那不知您二位与张顺之又是什么关系?”
叶添正要回话,却被子信一手拦了下来。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人,略显谨慎地回答说:“此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见到靖边侯本人才能告知。敢问足下是……”
左边那名侍卫在旁叱道:“这是我们侯府的管家,你二人不得无礼。”
只见那管家摆了摆手,思索片刻后说道:“既是如此,那就请二位跟我到府上一坐吧。”
叶添心中大喜。他正想借此机会,瞧瞧所谓的侯府究竟是何派头。子信兀自在门前踌躇了半晌,见叶添朝自己招了招手,才颇不情愿地跟了进去。
来到府内,只见前院约有三十丈宽,中间坐落着一幢醒目的朱红色正房,门匾上题着“功明德厚”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那管家领着他俩绕过左侧的长廊,径直往北边走去。府中廊道九曲回环,屋舍楼宇皆是雕梁画栋,不愧为王侯之家,好一番富贵威严的气象。
“我家侯爷先前有事外出了,此刻不在府上,还请两位公子先随我到西跨院稍作等候。”管家一边走一边说道。
叶添一怔,又抬头看了看天色,有些焦虑地问:“那侯爷外出,大概何时能回来呢?”
“这可说不准,短则一个时辰,长则可能要等到太阳落山了。”管家摇了摇头,又客气地说道,“两位既是从云州而来,路途遥远,不妨先歇歇脚。等侯爷回来,我马上派人通知你们。”
叶添正犹豫不决时,只见子信忽然上前笑道:“如此便恕我二人打扰了。”叶添闻言,顿时朝他斜了一眼,似有几分责怪之意。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西跨院内。管家带他们进了一间客房,又唤来一名小厮耐心交代了几句,便先行离开了。
“这侯府之中,果真是气象万千,非寻常人家所能比啊。”子信站在门口向外探望着,不由得感叹道。
然而叶添此时却没有他这番雅兴,只淡淡地抱怨说:“你为什么就答应留下来了?我们今天无论如何都得赶回云州去。既然靖边侯不在府上,把东西交给那管家就是了,何必在这儿干等呢?”
子信回过头笑道:“你这话可不对。我们大老远地跑来这里,要是连这位靖边侯的面都见不着,岂不白忙活一趟?
叶添奇道:“咦,你不是说不喜欢和这些王公贵族打交道吗?之前死活不想来,现在莫非又不愿走了?”
子信嘴角怪异地一笑,又慢慢走到一张椅子边坐了下来,一本正经地说道:“其实,我不过是心里有一些疑惑,想在这府上好好查探一番罢了。”
叶添短叹一口气说:“你这人总喜欢和自己过不去,走到哪都疑神疑鬼的。这可是堂堂的靖边侯府,有什么可奇怪的?”
“你难道不觉得,这府上过于冷清了吗?”子信笑着问道。
叶添听他这么一说,也细细地回想了一下,迟疑着道:“你是说,这府上似乎没有多少人?”
子信点了点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古往今来,有多少王侯之家不是裘马声色、极尽奢华?可我们自进到这府里,所见到的家丁和仆役不超过三人,实在令人诧异。”
“是有些奇怪。也许,府里的很多人都跟着靖边侯一块儿外出了。”叶添揣测着说。
子信沉声道:“有这种可能。”
话音刚落,便听到屋外一阵脚步声响起,随即走进来一名年轻的仆役,手里端了些茶水和点心。
子信道过谢,忙问道:“小哥,这西跨院只有你一人在打理吗?”
那仆役猛一抬头,没料到这位客人会突然这么一问,顿时便陷入了迟疑,久久没有回答。
子信见他有貌似有难言之隐,又笑了笑说:“小哥,你不用紧张,我们只是随便问问,没别的意思。”
那仆役又想了片刻,才谨慎地说道:“不瞒公子,其实这府上本来是有很多仆人的,只是最近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这又是什么缘故?”叶添也深感纳闷地问。
“这都是侯爷自己的决定,说是最近府上有些吃紧,想节省点开销罢了。”那仆役望了望他俩,颇有些顾虑地说,“两位公子,您们先用些茶点,小的就不打扰了。”说完便急忙退了出去。
见那仆役逐渐走远,叶添扭头朝子信说道:“看来这靖边侯还挺在意节俭,倒真不同于寻常的王侯之家。不过这偌大的府宅,就这么一点下人,终究是有些冷清。”
子信轻轻一笑,随即端起一只茶杯揭开盖子,顿觉一阵茶香伴着热腾腾的水气扑面而来,忍不住称赞道:“好茶!你来品品,这是什么茶叶?”
叶添也来到桌旁坐下,对着杯中茶水细细端详了一番,又浅浅地抿了一口,娓娓说道:“色泽银绿,清香袭人,口味津甜,实乃茶中上品。我听闻江南一带盛产名茶,其中有一名曰碧螺春,茶叶卷曲、形似螺旋,想来倒是与这茶颇有几分相似。”
子信笑道:“不愧是兴隆街叶家的公子,果然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