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凉秋八月古边关

推荐阅读: 老婆跟人跑了,我不摆了牧神记无上丹尊快穿:女配又跪了神族下凡暗月纪元唐朝小官人东晋北府一丘八三寸人间道果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傅乂长吟一句,双腿一夹小母马,立刻,这头汗血宝马欢快的撂开蹄子,朝着那座雄关飞奔了过去。
    “驾!”
    “回家喽!”
    马、骆驼,不惜体力的奔驰。
    近两个月来的跋涉,灰头土脸疲倦不堪的人,都洋溢起兴奋难抑的大笑。
    罗摩迦叶换了一匹西极马,与傅乂并驾而驰,笑道:“傅少君,此诗倒是切景,后面还有么?”
    孤零零的玉门关以东,疏勒河静静的流淌,映照着蓝天白云,而极远处的祁连雪山上,纵然是盛夏,积雪也盛。
    傅乂“哈哈”一笑,虽然还在变声期,却已然显露出雄壮的嗓音,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可惜,这不是大军出塞。而傅少君,你刚斩了于阗王。”
    “我这是在追忆先祖……”
    傅乂不再多言,纵马而去。
    “忆先祖?义阳侯!此诗是少君所作?”
    “傅少君还会作诗?”
    作诗,易耳!
    春风得意马蹄急,终于,雄关清楚的展现在了眼前。
    那可不是一座大土墩子,而是十数丈高,绵延到天地尽头的巨大城关。
    抬头望着这雄伟不似人间造物的城关,傅乂终于明白,炎汉与西域小邦之间的区别。
    一天一地,根本无法对比。
    陈洪兴递交了通关的文书和赋税之后,一行人在城门卫略有贪婪的目光之下,驱使着西域战马走进了大汉最西陲的敦煌郡。
    玉门关后面便是成片的屯戍区,玉门都尉及其麾下候官便在此屯田驻守,亦有相应的置所屋舍让往来使者商贾过夜。
    这时候,一骑远来,勒马停在了傅乂面前,身穿汉甲的骁骑抱拳问道:
    “敢问,足下可是斩杀于阗王安国的傅乂傅公子?”
    “不才,正是在下!”傅乂拱手回道。
    任谒者斩杀于阗王的消息,自然是董校尉到来后的第一时间便传回了西域长史府,然后一路向东。
    大汉军方的速度,远非商队所能比拟。
    于阗国的消息,早已经入了雒阳。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玉门都尉有请!”
    敦煌郡历来都是战略要地,共有四个都尉:玉门都尉、阳关都尉、中部都尉、宜禾都尉。
    这可都是秩比二千石的边郡大佬。
    “不敢称英雄,不过是随着任谒者侥幸斩杀了西域小王罢了。”
    嘴上虽然谦虚,但傅乂心中却是扬起了一个“√”。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
    第一步,完美!
    玉门都尉的邀请,也就是吃吃喝喝,听傅乂将那两个月前西域所发生的故事。
    酒醉一夜,休息两日。
    因为名声在外,自然也无人来敲诈勒索了。若是一般的商队,少不得要向玉门官吏孝敬一番,才能东去。
    东汉末年的吏治,已经很是混乱了。
    经过一天的观察,傅乂得到了很多信息。
    而从玉门关的守备来看,强大,还是依旧强大。
    “独汉以强亡!果然如此!”
    向玉门都尉告辞后,众人向东而去。
    因为是边地,农田人烟很是稀疏。这黄沙弥漫的地带,还是有些河流的,当地称之为西水沟、东水沟和芦草沟等,靠着水流周边的绿洲,方能建立巨大的堡垒,开辟广袤的农田。
    玉门都尉的上千名屯戍兵驻扎于此,靠着屯田解决缘边戍卒的吃饭问题,靠着收受商人的贿赂来填满腰包。
    “阿弥陀佛,大汉的边关果然如同铁壁一般,纵观整个西域,不管是贵霜,还是西去的匈奴,无有这般完善的守边制度啊!那些烽燧,蔚为壮观……”
    傅乂在观察着炎汉,东来传教的罗摩迦叶也在观察了大汉。
    他深深为之震撼。
    高大的烽燧,建立在远离绿洲的地方,所以越是往西北走,绿色变得稀罕,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戈壁,茫茫四野荒无人烟,只有天上闲云陪伴着大片的黑色小石子和零星小草堆。
    纵然是远离了玉门关,那些黄色的夯土长城和一座座凸起的烽燧,依旧能隐隐看见。
    这道敦煌境内的长城,从古冥泽西南岸起,向西延伸到玉门关外,东西长约三千里,若是细细数下来,大概有一百二十座烽燧。
    陈洪兴告诉罗摩迦叶,屯田的部队一般是内郡来的服役人员,但烽燧的候望兵,则由敦煌本地人轮流充当。
    “以敦煌人候望敦煌,这样才能烽火精明,尽心尽力,毕竟后面几十里,便是父母妻子,没人敢大意。”
    “天汉还有敌人吗?”罗摩迦叶问道。
    陈洪兴苦笑了一下。
    在场所有人都愣了一愣。
    傅乂望着那些在烽燧里孤独戍边的将士,说道:“也没什么可瞒你的,虽不晓得大汉其他地方如何,但我们凉州一地,自大汉立国算起就羌乱不止,朝廷百年征伐,虽然每次都能压制,但却从未根除。”
    “特别是北地郡,几乎全被战乱掏空,流民满地,白骨露在路边都没人收拾……”
    一路东去,除了戍边屯垦的地区尚有人烟,其他地方真的是穷辟不堪。
    一百多年的羌乱啊!
    炎汉对羌的战争耗费千亿钱,却无法完全平定凉州,最后只能靠大量发行铜钱来解决财政问题,引起后续一系列问题,最终使国家越来越虚弱。
    并且,羌乱不是简单的内部民族问题,其中还有匈奴的阴影存在。
    因为羌曾经做过匈奴的藩属,而且羌族也曾在安帝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加上凉州的军事战略因素,匈奴暗中煽动支持羌乱时有发生。
    所以说,凉州羌乱究其根本,是汉匈之争、羌族独立等问题的综合反映。
    ‘所以啊!选择西凉做老家,注定难取霸业!’
    ‘西凉铁骑虽强,但有太多的问题存在。我这开局,注定是地狱模式。’
    傅乂将这些未来的困难险阻都扔出了脑海,既然已经无法选择出生地,那么只有努力再努力罢了。
    一路东去,终于,他们到了傅乂所熟悉的悬泉置。
    敦煌郡东西数千里,有九座置所,从玉门关到此地,依次有龙勒置、敦煌置、遮要置,这之后才是悬泉置,差不多三百里一置,一天走一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投票推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